Thanks to visit codestin.com
Credit goes to github.com

Skip to content

moecao/ChineseMedicine

 
 

Repository files navigation

中医理论知识、中药收集、药性讲解、药归类、脉学等。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

目录

三焦
五邪
五行与五脏六腑
内经

三焦

三焦,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将人分割三部分,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人体三焦图片

五邪

风、寒、湿、燥、热,分外生和内生

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升散,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
风与肝相应。风为木气,通于肝。 外感风邪可导致胃脘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等。这是风邪伤肝,木盛克土所致。

湿

五行与五脏六腑

五行与五脏

五行
季节 长夏
气候 湿
情绪
所藏 肝藏魂 心藏神 脾藏意 肺藏魄 肾藏志
化液 肝为泪 心为汗 脾为涎 肺为涕 肾为唾
五脏
六腑 小肠 大肠 膀胱
五色 绿
五味
五官
形体 动脉 肌肉 皮肤 骨骼

六腑

小肠主要功能是接受食物后分别清浊;胆分泌胆汁, 有助于消化食物;胃受纳食物,再经脾将营养输出,以供养全身;
大肠的功能是传导糟粕之物, 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膀胱主要是贮藏和排泄尿液。

五脏

1、春季养肝(绿色食物养肝)
肝属木;怒伤肝;肝开窍于目,其华在爪、筋,眼睛发干、发涩、发雾、与肝脏有关;与肝对应的是胆,肝胆相照;
肝主免疫,肝解毒;肝功能调养好,滋养心;丑时(1点到3点)对应肝经,肝主疏泄,丑时不入睡对肝伤害很大。

2、夏季养心(红色食物养心)
心属火;喜伤心;心开窍于舌,其华在脸,舌头发麻、起泡、溃烂与心脏有关;与心对应的是小肠, 心系小肠;
心是动力泵, 心是推动血液运行的脏器。心功能调养好,滋养脾;午时(11点到13点)对应心经。

3、长夏养脾(黄色食物养脾)
脾属土;思伤脾;脾开窍于口、唇,其华在于肌肉;与脾相对应的是胃,胃是容纳,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
脾功能调养好,滋养肾;巳蛇(9点到11点)对应脾经。

4、秋季养肺(白色食物养肺)
肺属金;悲伤肺;肺开窍于鼻,其华在于皮毛;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废气,吸入氧气;与肺对应是大肠。
寅时(3点到5点)对应肺经,寅时脉搏、呼吸,血压加速。“肺主皮毛”肺经和皮肤有很大关系。

5、冬季养肾(黑色食物养肾)
肾属水;恐伤肾;肾开窍于耳,其华在于发、骨,耳鸣、耳闭、耳朵发炎,都与肾虚有关;肾主骨,肾是血液
循环的过滤器;与肾向对应的是膀胱,如肾虚小便多;肾功能调养好,滋养肝;巳时(17点到19点)
对应肾经,肾和生育、生长、生殖都有关系。

内经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谿。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十二脏之相使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五藏生成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

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十二时辰的经络

时辰 对应时间 经络
子时 23:00 ~ 1:00 胆经
丑时 1:00 ~ 3:00 肝经
寅时 3:00 ~ 5:00 肺经
卯时 5:00 ~ 7:00 大肠经
辰时 7:00 ~ 9:00 胃经
巳时 9:00 ~ 11:00 脾经
午时 11:00 ~ 13:00 心经
未时 13:00 ~ 15:00 小肠经
申时 15:00 ~ 17:00 膀胱经
酉时 17:00 ~ 19:00 肾经
戌时 19:00 ~ 21:00 心包经
亥时 21:00 ~ 23:00 三焦

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 足少阳胆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万籁俱静正好眠

  子时胆经当值,属“阴中之阴”,是一天之中阴气最盛的时候,也是阳气开始初生的时段,胆气在此时开始升发。 《内经》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意思是说胆气若能顺利升发,人体各个脏腑就会正常运行,人的身体状态就会很好。 凡五脏六腑皆以气机通顺为要,此时顺应胆经的主令会使人体气机条顺,五脏六腑都受益。

丑时(凌晨1点~3点) 足厥阴肝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肝脏藏血不熬夜

  《内经》:“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也就是说,肝主疏泄,能够调节、分配一身的血量, 以此供应脏腑、肢体乃至精神情志的需要。而“人卧则血归于肝”,通过睡眠可让肝血得到休养,使肝脏主疏泄、主藏血功能得到正常发挥。 丑时阳气虽然生发起来,一定要有所收敛,养好肝血。

寅时(凌晨3点~5点) 手太阴肺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肺脏主气好歇息

  寅时肺经当令。肺者,相传之官,治节出焉。意思是说,肺经是人体脏腑经脉气血流注的起始经脉。 肺主呼吸,调节气机,助心行血,当肝脏在丑时把血液贮藏并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朝百脉”“肺主气”的作用送往全身。   《内经》认为:肺为娇脏,所以寅时要好好歇息,深度睡眠,养精蓄锐,尽量不要在此时运动。身体的各个器官于此时开始由静转动。

卯时(凌晨5点~7点) 手阳明大肠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大肠当值宜排便

  食物进入人体之后,在小肠进行消化并升清降浊,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经过脾的运化而布散全身,供养脏腑,食物残渣则下降到大肠。 大肠再进行最后一道程序加工,将残渣中的部分水液吸收。经过大肠燥化后的糟粕便成为大便,通过“魄门”,也就是肛门,将其排出体外。 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属阴主内,大肠属阳主外,肺气足,排便也会畅快。

辰时(上午7点~9点) 足阳明胃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吃早餐的最佳时间

  辰时气血流注于胃经,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气血生化之源。这时天地阳气最旺,人的脾胃功能也最强,吃的早饭也最容易消化而发挥其营养的作用。

巳时(上午9点~11点) 足太阴脾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脾经当值精神足

  巳时是脾经当值。脾主运化,主升清,能够把胃初步消化的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微,并将水谷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各处, 从而起到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筋肉皮毛的作用,以维持人们的生命活动。   巳时脾经值班的时候更要注意养护脾胃。

  养护脾胃,关键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饮食有节,不可过饱,以免劳伤脾胃;二是避免饮食生冷太过,以免挫伤脾胃阳气;
三是注意不可过度安逸,或久坐不动,以免脾胃气机阻滞。

午时(上午11点~下午1点) 手少阴心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心主神明当小憩

  此时心经当令。子时和午时是天地气机的转换点,人也要在这个天地之气的转换点上调整气血。   心为“君主之官”,即心是人体的主宰。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其华在面。心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 宜睡半个小时。

未时(下午1点到3点) 手太阳小肠经当令

  中医养生理念:畅通血管多喝水

  未时小肠经当令。《内经》认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可吸收食物中的精华,并将糟粕送入大肠与膀胱。 因此,人们应在下午1点前吃完午饭,这样才能使小肠在其功能最旺盛之时更好地吸收营养。

 

申时(下午3点~5点) 足太阳膀胱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宜补、工作学习

  申时膀胱经当值。此时小肠已把水谷精微输送到全身各处,由于膀胱经从足部沿后小腿、后大腿、臀部以致脊柱两旁向上, 一直运行到头部,是身体一条大的经络,因此这时人体无论是精神还是体力又进入另一个强盛阶段,锻炼身体的好时段。   下午4时左右人体新陈代谢率最高,运动能力也达到高峰,此时锻炼身体不易受伤。如果这个时候特别犯困,就是有阳虚的表现。

酉时(下午5点~晚上7点) 足少阴肾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补肾养精两相宜

  酉(you)时肾经当值。中医认为:肾藏精,为先天之本,既主生长发育,又主生殖。如果说凌晨5点到上午7点的卯时代表一天的开门, 那么下午5点到晚上7点的酉时则代表一天的关门,开门宜动,关门宜静。此时宜减少外出与身体活动,不宜过劳,以养精蓄锐,保养肾脏, 肾虚者酉时补肾最为有效。另外,此时喝水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排毒,清洗肾和膀胱,预防肾结石、膀胱炎等病症。

戌时(晚上7点~9点) 手厥阴心包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心包当令宜散步

  戌(xu)时心包经当值。《内经》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就是心包,心包像一个内臣,代心行事,表达着心的喜怒哀乐。 同时它又是心的警卫员,代心受邪。心包经最旺时易提升心之正气。   心包经从手掌过,劳宫穴在手掌中央,而中冲穴在中指尖,鼓掌、握拳时能刺激到心包经这两个穴位。心脏疾病患者可在戍时按摩心包经穴位来辅助治疗。

亥时(晚上9点~11点) 手少阳三焦经最旺

  中医养生理念:温水泡脚助安眠

  亥时三焦经当值。三焦具有通行诸气、畅通百脉的作用。人在此时睡眠,百脉、脏腑可得到最好的休养,对身体健康十分有益。   睡觉之前,可以先用温热水泡脚半小时,以全身微微出汗为度,能畅通上中下三焦的气机,使劳累了一天的身体得到充分地放松,有利于睡眠。

脉学

五行论

左寸—心、小肠,左关—肝、胆,左尺—肾阴、膀胱,右寸---肺、大肠,右关---肾阳、三焦。

左手脉,以血为本,其气以升为主,升中有降;右手脉,以气为本,其气以降为主,降中有升。

凡诊脉,先知其常。左升右降,后升前降,左候督脉,右候任脉。

五脏与六腑

: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在五行属木,主升主动。生理功能:1、主疏泄;2、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生理功能 1、主血脉;2、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心与小肠相表里。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藏意,在五行属土。生理功能:1、主运化;2、主升清;3、主统血;开窍于口,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脾与胃相表里。

: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2、主宣发肃降;3、通调水道;4、朝百脉主治节(淤结);辅心调节气血运行;肺上通喉咙,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肺与大肠相表里。

:肾为先天之本,藏志,腰为肾之腑,在五行属水;生理功能: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2、主水;3、主纳气;在体为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肛门 会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与膀胱相表里。

: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

About

各种疾病中药药方

Resources

License

Stars

Watchers

Forks

Releases

No releases published

Packages

No packages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