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最新的乐评
【译】“Sei solo”?光之浴——巴赫与维瓦尔第的光(Amandine Beyer × Gli Incogniti)
2011 年我录制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全集时,并没有太在意作曲家手稿上那行略显奇怪的标题——“Sei solo”(意大利语;字面“你是独自一人”,若准确描述体裁应为“Sei soli”:六首独奏)。直到后来,一位朋友提醒我:我们至今仍不确定...
(展开)
关于「倔强」与「接纳」
对杨姐的好感始于四年前「声生不息」音综的飞行,喜欢她备赛的认真与待人的真诚。她绝非唱功顶尖的大vocal,「歌手2024」的一轮游让她饱受争议,尽管很多人不知道她是开播前唯一勇敢应邀的“救火队员”。在节目最后她也并未选择缺席,而是以另一种形式把歌迷们期待的作品唱给了...
(展开)
这是我的独白,而非期待
我不是在期待你的下一张专辑一定要更加完美;我期待的只是你用心练声和演戏,拿你十年前想要的金曲奖。既然你说不需要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那希望你开心就好。 我知道拿奖很难,因为非创作歌手再怎么向创作人表达自己的情感,最终还是要受制于人。文字的主动权永远在自己手中。...
(展开)
捱过泪流后的成长, 灌溉了生命的土壤。
《有且》Only in Echoes 推荐:免疫体、独白、困在最初爱过的地方 「捱过泪流后的成长,灌溉了生命的土壤」 Top1.《免疫体》 是情感里的〈大象〉,在每一次情感的分离和失败中我们都有或多或少的痛苦,那些情感的苦痛又带来身体的连锁反应。情绪带来的身体疼痛是在备份回忆,即...
(展开)
Cardi B《Am I the Drama?》乐评:一场过载的听觉风暴
听完Cardi B时隔七年的回归专辑《Am I the Drama?》,我甚至一度怀疑自己对嘻哈的审美阈值——并非作品质量拉垮,而是密集到窒息的听觉冲击实在让人难以消化。 专辑的编曲走了极致丰满的路线,鼓点、合成器与采样层层堆叠,确实展现了精良的制作水准,像开篇曲的戏剧化编配便精...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