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后对方不履行,不同调解类型有不同处理方式。
1. 人民调解:经司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一方不履行,对方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未经司法确认的,可就调解协议起诉,胜诉后对方不履行再申请强制执行。建议在人民调解时,尽量申请司法确认,增强协议执行力。
2. 行政调解:通常不具强制执行力,可就原纠纷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此过程中,要保护好行政调解过程中的相关证据,方便后面诉讼。
3. 法院调解:调解书送达生效,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多种执行措施保障权益。当事人在法院调解时要明确自身诉求,确保调解书能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
法律分析:
(1)人民调解有着不同处理方式。经过司法确认且有效的调解协议,一旦一方不履行,对方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是对合法权益的有力保障。若未经司法确认,当事人可以围绕调解协议向法院起诉,待胜诉后若对方依旧不履行,便可申请强制执行 。
(2)行政调解通常不具备强制执行力,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当事人可以针对原纠纷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来解决问题。
(3)法院调解的调解书送达后即生效,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能够直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运用多种执行措施,确保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提醒:
进行调解时,需提前了解不同调解类型的效力及后面保障措施。不履行调解结果情况复杂,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一)对于人民调解
经司法确认有效的,直接申请强制执行;未经司法确认的,先起诉,胜诉后再申请强制执行。这样能保障自身权益,不走冤枉路。
(二)面对行政调解
因其通常无强制执行力,所以要就原纠纷去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三)针对法院调解
调解书送达就生效,一方不履行,另一方直接申请强制执行即可,法院会采取相应执行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
1. 人民调解:
经司法确认有效的,对方不履行,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未经确认的,起诉要求履行,胜诉后对方不履行再申请执行。
2. 行政调解:
通常无强制执行力,就原纠纷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
3. 法院调解:
调解书送达生效,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直接申请执行,法院会采取多种措施强制对方履行。
结论:
调解后对方不履行,因调解类型不同处理方式有别,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法院调解各有规定。
法律解析:
人民调解中,经司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一方不履行,对方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未经司法确认的,可起诉要求履行,胜诉后对方仍不履行再申请强制执行。行政调解通常无强制执行力,需就原纠纷提起民事诉讼。法院调解的调解书送达即生效,一方不履行,另一方直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多种执行措施保障权益。
法律的规定旨在保障公平正义,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要是在遇到调解后对方不履行的情况时,不确定如何处理,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诉讼仲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