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我
1.债务履行期限到了,债务人没还钱就算拖欠。要是双方约定好期限,时间一到没还就是拖欠,像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日期到了没还,就是拖欠。
2.没约定履行期限,债权人能随时让债务人还钱,但得给必要准备时间,准备时间过了还没还,也构成拖欠。
3.发生拖欠,债权人可先协商、调解催讨。协商不行,可拿合同、借条等证据去法院起诉,用法律维权。
2025-05-04 18:33:04 回复
咨询我
1.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债务人未履行债务即构成拖欠。有明确约定履行期限的,期限一到未还款就属于拖欠,像借款合同约定了还款日期,届时未还便是拖欠情况。
2.若未约定履行期限,债权人能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不过要给予对方必要准备时间,准备时间结束后仍未履行也构成拖欠。
3.面对债务拖欠,债权人可先尝试协商、调解等方式催讨。
4.若协商不成,债权人可凭借合同、借条等相关证据向法院起诉,利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2025-05-04 17:57:02 回复
咨询我
结论:
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债务人未履行债务构成拖欠,有约定履行期限按约定,无约定则给必要准备时间,拖欠发生后可协商调解,协商无果可起诉维权。
法律解析: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债务履行遵循约定原则。当双方明确约定债务履行期限时,期限到达债务人未还款,显然构成拖欠,像借款合同约定具体还款日期,到期未还就符合此情形。若未约定履行期限,债权人虽可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但需给予对方必要准备时间,准备时间结束后债务人仍未履行,也构成拖欠。当出现债务拖欠,债权人可先尝试协商、调解等较为温和的方式催讨债务。若这些方式无法解决问题,债权人可凭借合同、借条等相关证据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在债务纠纷方面有任何疑问,可随时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2025-05-04 17:24:51 回复
咨询我
法律分析:
(1)债务履行期限是判断是否构成拖欠债务的关键要素。当双方明确约定履行期限时,期限截止债务人未还款,拖欠事实成立,像借款合同有明确还款日期,到期未还即符合此情况。
(2)若未约定履行期限,债权人虽可随时要求履行,但需给予对方必要准备时间,准备时间结束后债务人未履行,也构成拖欠。
(3)面对债务拖欠,债权人有多种维权途径。可先尝试协商、调解等方式催讨,若协商不成,可依据合同、借条等证据向法院起诉,运用法律手段保障自身权益。
提醒:
在债务关系中,无论是明确约定履行期限还是未约定,都要保留好相关证据。不同债务情况复杂多样,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2025-05-04 16:42:27 回复
咨询我
(一)若双方明确约定债务履行期限,期限到债务人未还款,债权人可先尝试与债务人友好协商,提醒其还款。
(二)若未约定履行期限,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并给予必要准备时间后,债务人仍未履行,债权人也可先与债务人沟通还款事宜。
(三)若协商无法解决问题,债权人可寻求第三方调解机构进行调解。
(四)若调解也不成功,债权人可凭借合同、借条等相关证据向法院起诉,通过法律途径追讨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一条第四项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请求履行,但是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2025-05-04 14:47: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