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按合同履行主张赔偿金分约定和未约定两种情况处理。合同有约定违约赔偿计算方式的,按约定计算,如约定每逾期一日支付货款金额一定比例违约金,就按此执行。
2.合同未约定时,按法定赔偿规则,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违约造成的损失,涵盖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但不能超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或应预见的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像因对方不交货致己方错过销售旺季利润受损,该损失在可预见范围,违约方要赔偿。
3.非违约方有防止损失扩大的义务,未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能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建议在签订合同时明确违约赔偿计算方式,发生违约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1)合同有约定违约赔偿计算方式时,需严格按照约定来计算赔偿金。例如合同明确规定每逾期一日支付货款金额一定比例的违约金,那么违约方就应按照此约定支付相应的违约金。
(2)合同未约定时,则适用法定赔偿规则。损失赔偿额要相当于违约所造成的损失,涵盖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不过不能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或应当预见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此外,非违约方有防止损失扩大的义务,若未采取适当措施导致损失扩大,不能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提醒:在签订合同时,建议明确约定违约赔偿计算方式,降低维权成本。遇到违约纠纷时,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一)合同有约定违约赔偿计算方式的,按照合同约定来计算赔偿金。例如合同明确每逾期一日支付货款金额一定比例的违约金,就依照此比例和逾期天数等计算。
(二)合同未约定违约赔偿计算方式的,损失赔偿额相当于违约造成的损失,包含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但不能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或应预见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非违约方要防止损失扩大,未采取适当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不能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如因对方不交货错过销售旺季导致利润受损,该利润损失在可预见范围,违约方需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
1.合同约定赔偿方式:若合同明确了违约赔偿计算方式,应按照约定执行。例如合同约定逾期付款按每日一定比例支付违约金,就按此计算。
2.合同未约定赔偿方式:此时遵循法定赔偿规则,违约方需赔偿违约造成的损失,含履行合同可获利益,但不超订立合同时预见或应预见的损失。同时,非违约方有减损义务,未采取措施致损失扩大的,不得就扩大部分索赔。
结论:
未按合同履行主张赔偿金分两种情况,有约定违约赔偿计算方式的按约定计算,无约定的根据法定赔偿规则,且非违约方有防止损失扩大的义务。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合同违约赔偿方面,遵循约定优先原则。若合同明确约定了违约赔偿计算方式,像约定每逾期一日支付货款金额一定比例的违约金,那么就按照这个约定来计算赔偿金。若合同未约定,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违约造成的损失,涵盖合同履行后可获得的利益,不过不能超过违约方订立合同时预见或应预见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例如因对方不交货使己方错过销售旺季而产生的利润损失,若在可预见范围内,违约方需赔偿。同时,非违约方有义务防止损失扩大,否则不得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遇到违约赔偿相关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合同事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