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撤销权可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情形下行使,需在除斥期间内进行,重大误解九十日,其他情形一般一年。
2.行使撤销权步骤:
-收集证据,收集能证明存在可撤销情形的证据,像合同、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
-发出通知,以书面形式向相对方发出撤销通知,明确表达撤销意思及理由。
-若相对方有异议,可通过诉讼或仲裁解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或仲裁机构提交相关申请,阐述撤销事实和理由,由其审理判定是否支持撤销请求。
3.建议:当事人应及时留意可撤销情形,在发现后尽快按步骤行使撤销权,确保在除斥期间内完成,同时注意证据收集的合法性和完整性。
法律分析:
(1)撤销权是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法定情形下赋予当事人的重要权利,其目的在于保障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真实和公平。
(2)收集证据是行使撤销权的关键第一步。证据形式多样,合同可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聊天记录能反映真实沟通情况,证人证言则可从第三方角度证实相关事实,这些证据为撤销权的行使提供了事实支撑。
(3)发出书面撤销通知是正式启动撤销程序的标志,通知需清晰表明撤销的意思和理由,使相对方明确知晓当事人的诉求。
(4)当相对方有异议时,通过诉讼或仲裁解决是进一步维护权益的途径。当事人需向有管辖权的机构提交相应文书,由专业机构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审理判定。
(5)除斥期间是行使撤销权的时间限制,重大误解情形九十日、其他情形一年的规定,督促当事人及时行使权利。
提醒:
行使撤销权务必留意除斥期间,避免逾期丧失权利。不同案情适用的法律规定有差异,建议咨询以获取精准分析。
(一)对于行使撤销权,要先重视证据收集。可以收集合同、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能证明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可撤销情形的证据,这些证据是后续主张自己的权利的基础。
(二)要及时发出书面通知。以书面形式向相对方发出撤销通知,在通知里清晰表明撤销的意思和理由。
(三)若相对方有异议,可通过诉讼或仲裁解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或仲裁机构提交相关文书,阐述撤销的事实和理由,由其审理判定。
(四)要注意在除斥期间内行使。重大误解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其他情形一般为一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1.撤销权行使情形: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情况下可行使。
2.行使步骤:
先收集证据,像合同、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能证明可撤销情形的材料。
接着书面通知相对方,明确表达撤销意思与理由。
若对方有异议,可去法院或仲裁机构解决,提交文书阐述事实理由。
3.时间限制:重大误解九十日内行使,其他情形一般一年。
结论:
撤销权可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情形下行使,需按收集证据、发出书面撤销通知、有异议时通过诉讼或仲裁解决的步骤进行,且要在除斥期间内行使。
法律解析:
依据《民法典》,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欺诈、胁迫等情况下当事人可行使撤销权。行使时,要先收集能证明可撤销情形的证据,像合同、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接着以书面形式向相对方发撤销通知,明确表达撤销意思及理由。若相对方有异议,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或仲裁机构提交申请,由其审理判定。同时,行使撤销权有时间限制,重大误解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行使,其他情形一般为一年。撤销权的行使关乎当事人权益保障,若遇到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获取专业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债权债务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