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硕士,江苏苏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具有证券从业资格,企业高级法律顾问,企业合规师,累计为多个国企代理案件数十亿
15052099995
找律师
18万律师在线服务
问律师
咨询身边的法律专家
查知识
更多更全的法律资讯
结论:
立案后不存在诉讼时效问题,成功立案后不用再考虑原诉讼时效期限,应关注案件审理流程和进展。
法律解析:
诉讼时效是权利人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期间,通常为三年。根据法律规定,当权利人提起诉讼,向法院提交起诉状且被法院立案受理时,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中断后,将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期间。立案表明权利人积极通过司法程序主张自己的权利来解决纠纷,一旦成功立案,就不再受原诉讼时效的限制,直至案件审理终结。因此,在案件成功立案后,当事人更应把精力放在案件的审理流程和进展上。如果大家在诉讼过程中遇到法律方面的疑问,或者对诉讼时效、立案等相关问题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法律分析:
(1)诉讼时效通常是三年,它是权利人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期间。当权利人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被立案受理,这一行为会引发诉讼时效中断。
(2)一旦诉讼时效中断,从该中断时刻起,诉讼时效期间会重新开始计算。这是因为立案代表着权利人积极地通过司法程序主张自身权利。
(3)立案之后,权利人无需再受原诉讼时效期限的约束,而是要将重点放在案件的审理流程和进展上,直至案件审理终结。
提醒:
虽然立案后原诉讼时效不再限制,但在立案前要注意在诉讼时效内主张自己的权利。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有差异,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一)若担心诉讼时效问题,在知晓权利受损后,应尽早收集证据并准备起诉状向法院提起诉讼,争取立案。
(二)立案成功后,将精力放在案件的审理流程和进展上,比如按法院要求参加庭审、提交相关证据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一)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
(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
(三)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
(四)与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立案属于权利人提起诉讼,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1.诉讼时效是权利人请求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期限,通常为三年。
2.权利人起诉并被法院立案受理,会让诉讼时效中断,中断后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立案表明权利人积极维权,启动司法程序,此时不再受原诉讼时效限制,直到案件审结。
4.成功立案后,无需考虑原诉讼时效,应关注案件审理流程与进展。
专业解答中国刑法规定,不论犯罪者是否潜逃,一旦检察院、公安或国安机关正式立案侦查,或法院进入审判程序,其逃避行为将使追诉时效暂停。即使未逃离,立案后的行为人仍需遵循追诉时效,不得免除法律制裁。
律师解析 依据《刑法》的规定,刑事案件立案后,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所以立案后未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刑事辩护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