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霉霉姐的音乐为什么会到今天这个地步,其实比讨论音乐本身有趣
舞女一生循环了八遍以上(说实话真的很适合当打游戏、做家务时的背景音乐),首先简单分享下听后感,主要是我心里的缺点。 这专最大的问题就是她的声音,过于沙哑而且缺乏活力,而且不知道唱了太久alt pop,她现在的歌曲处理问题非常大,首先定调过低,尤其是在和sabrina合唱的那首最明显,主歌感觉比匠低了快一个八度,估计是嗓子受损的问题;其次声音单调而缺乏变化,基本丧失了过去的咬字语感,还是在同名曲和匠的对比最明显,全程淡淡地唱,淡淡地上个高音,淡淡地结束了,这种处理泛滥在全专,不看词说实话我都分不出来哪首她在表白哪首在diss charil xcx;最后就是宛如庞氏骗局一样的编曲制作,名字叫showgirl,但是并没有新颖的slutpop一样的edm,也没有复古的jazz pop,百老汇或者euro disco之类的元素,依然是跟之前一样掺点pop rock掺点乡村掺点民谣的alt pop,很多旋律只在两个音之间反复横跳,想象中丁零当啷的合成器也变成了泛滥的原声吉他,不知道的以为是哪张专辑的acoustic版本,偶尔插入的一点钢琴已经算里面最亮耳的音色了。 再讨论一下这回被各路听众集体攻击的一个点—歌词。这张专辑歌词水平下滑的程度有目共睹,国内外批评的声音围绕的点集中在娇妻思想和肤浅幼稚这两方面。 关于前者主要体现在以showgirl为主题却通篇局限在情情爱爱(而且是高位者难以令人共鸣的情爱描写,大概就像“我每天在五万平方米的床上醒来,面对两百多名漂亮的女仆,但是我并不快乐,我只渴望真正的爱情”的水准)。其实我并不觉得这能真正代表什么,她之所以写出这样的词与其说是娇妻入脑,更像是生活太过顺遂幸福实在没什么好写了,只能效仿过去的自己卯着情感生活写结果没把握好尺度显得过于造作油腻。同时大翻车的wood与其说是舔男圣经,更像是对sabrina carpenter的horny式twisted humor一次拙劣的模仿,只拿这点来攻击她的品行甚至断言这是一张大粪专(尽管的确如此)真的有失偏颇;关于后者,其实还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大家希望霉霉姐能够真正拓宽自己的视野领域,展现出自己在人生哲思、社会现象等等方面更多的看法,但她给不出来,整体依然是少女日记式的歌词和小心眼式受害者叙事。这确实是她的缺点,但完全不是致命缺点。因为评价一个歌手的根本标准永远是音乐质量而非歌词质量,歌好了,歌词也“自有大儒为我辨经”。民俗的歌词不见得就真的多么诗意,主题也依然着眼在情爱,很多歌词还有翻遍牛津字典找几个高级词汇滥竽充数的嫌疑,但它歌好,词自然能被封神。同理,舞女的词并没有那么差,它有的不少毛病其实民俗永恒一样有,整体其实是“也就那样,偶尔有点让人发笑”的普通水准,被狂喷成这样其实不应该。 我会把作词单拎出来洗地一通,是因为我真的不太喜欢很多人仅仅因为歌词有些“娇妻倾向”就为专辑判死刑的做法。这张专辑确实是失败的,但它是失败在音乐,大家批评的重点也该在音乐。哪怕泰勒在写这张专辑的时候就是为了写部娇妻回忆录舔男朋友,我认为也没问题,娇妻歌写好了不就是lana del rey,不能因为没写好就来骂娇妻思想害了她男朋友害了她,娇妻又怎么,小三又怎么,杀人狂又怎么,歌手写的专辑就跟演员出演的电影一样,本质都是一种cosplay,太认真了反而很本末倒置。很多人一边看不起小草莓总爱拿着放大镜抱着词典去分析她歌词的点点滴滴,一方面自己又因为几句歌词就开始断言她的思想做派和音乐质量高低,其实是一样的无趣。在流行乐里,歌词真的永远只是添头。 分析完了专辑本身,再说下对这张专辑所遭遇的恶评的看法。因为我闲着没事去搜了下乐评,这回真是比眉庄难产血山崩都来的猛,rym和aoty全线崩盘,才不过一天时间就已经向ttpd俯冲,并有望斩获有史以来rym分数最低的年冠专辑的荣誉,你真是很难再找到一个能如此精准概括霉霉姐既难听又能卖的市场定位的纪录了😨 其实我不怎么讨厌这张专辑,尽管不喜欢里面任何一首歌,但作为bgm来放我是不排斥的,对于乐评如此崩塌我还挺惊讶,感觉理由比起专辑本身多难听,更多是大家在表达对她厌烦的态度,可能是厌烦她近四十还在写十八岁时爱写的词,也可能是厌烦她总能用最无聊的音乐拿下最多的销量。 ts选择这个时间回归既是成功的,因为流行音乐市场在去年的百花齐放后明显进入了冷却期,各国榜单都没有新音乐的影子,她靠着自己的fanbase就能轻易冲击很多原本自己做不到的纪录(比如单曲十国冠),但也是失败的,因为今年是流行乐小年,原本该作为救市大咖的世女一给出这样一张专辑,大家对她的不满直接堆到了顶点,滚石给她的五星乐评底下全是声讨的发言,粉丝都控不住评论,我倒是蛮喜闻乐见的,粉黑大战看着真的很有趣,而且也许是霉霉姐天生就有黑红体质,各种乐评骂她的言论总是比骂别人的要幽默有趣很多。 就像水果姐为什么糊的话题远比143本身更火,梅梅姐的音乐为什么会到今天这个地步,其实讨论起来感觉也比音乐本身有趣🐶 关于她音乐质量逐渐走低的原因,我心中最准确的概括就是自恋情节。对于流行明星来说,适度的自恋是事业最好的推手,即红气能养人,但过度的自恋就是可怕的了。ts在永恒之后的一切发展规划就透露出了浓重的自恋气息。比如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过去的成功经能够一直适用,因此习以为常地攻击前任和翻旧账找仇人,甚至三十五岁功成名就了还在写“我身边的人都背叛我,我很可怜”这样的歌词,在听众眼里只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比如想当然认为自己跟上了卧室流行的音乐大潮就能一劳永逸,却忽视了她的才能并不在于寻找一些新颖的合成器音色或营造阴郁沉重的歌曲氛围,结果就是继承了碧梨爱历史的蚊子音和喃喃自语,却只做出了一堆ASMR大作;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fanbase能够消化掉自己的任何作品,因此不爱惜羽毛,不仅过度塞歌,而且很多歌曲还有鲜明的敷衍痕迹,想不出好的旋律,干脆就用两三个音填满整首歌。这种想当然导致在她眼里她的生涯规划完美无比,于是身体力行地就这么去做了,既没有多汲取市场反馈三思而后行(当然她这个地位身边团队估计都是顺着她吹牛好混工资的舔狗),也不愿意集思广益去挖掘新的制作人,探索新的风格。这种现象是有好转的,她一大优点就是路人的评价是真往心里去,要不就不会在ttpd遭遇大面积批评后紧急回归所谓的1989式流行,还针对性地精简了歌曲数目,更换了制作班底。但骨子里多半依然坚信自己是完美的没问题的,她好像更愿意把ttpd归结为自己职业生涯一次失败的尝试,而不是自己的嗓音、灵感与思想出现了毛病,觉得自己只要向过去稍微取取经依然能好评一片,结果就是火急火燎交出了一张明显没有精细打磨过的专辑。古话讲由奢入俭难,不保养嗓音、不沉淀下来写歌词、为了追求曝光率而压缩发片周期已经成了习惯,那又怎么可能找到自己的初心呢?最终她形式上估计还觉得自己已经做出改变很努力很不容易,但根本性的问题,比如报废的嗓子,变动不大的风格,敷衍的圈钱态度依然没有解决。 归根结底,我并不认为她已经江郎才尽,职业生涯要在发大粪音乐中结束,而更像是心态失衡造成的质量滑坡。只是在世女一带来的巨大名利诱惑下,她摆脱自己的自恋情节重新静下心来做专辑的那一天的到来,可能要挺久以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