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伤死亡补助金含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2. 丧葬补助金是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倍。
3. 供养亲属抚恤金按比例给工亡职工生前养的无劳动能力亲属,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30%,孤寡老人或孤儿加10%,总和不超职工生前工资。
4.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5. 职工近亲属可按规定向单位或基金申领。
结论:
工伤死亡补助金包含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计算有明确规定,职工近亲属可依此申领。
法律解析:
工伤死亡补助金分为三部分。丧葬补助金按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供养亲属抚恤金按职工本人工资一定比例发给特定亲属,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孤儿在此基础上增加10%,且各供养亲属抚恤金之和不高于职工生前工资;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这些规定清晰明确,职工近亲属在遭遇工伤死亡情况时,可依据这些标准向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申领补助金。若您在工伤死亡补助金申领过程中遇到问题,或对相关法律规定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能为您提供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法律分析:
(1)工伤死亡补助金包含三部分,丧葬补助金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6个月,其为亲属处理丧葬事宜提供了资金支持。
(2)供养亲属抚恤金根据亲属与职工关系及是否孤寡等情况,按职工本人工资一定比例发放,且各亲属抚恤金之和不高于职工生前工资,保障了受供养亲属的基本生活。
(3)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是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对职工家庭给予了一次性的经济补偿。职工近亲属可依据这些规定向用人单位或工伤保险基金申领补助金。
提醒:
申请补助金时需准备齐全相关材料,不同地区政策可能有差异,建议咨询以获取精准分析。
(一)申请流程:职工近亲属应准备好工伤认定决定书、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相关材料,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若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可通过单位向工伤保险基金申领;若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则向用人单位主张相应补助金。
(二)注意事项:在计算供养亲属抚恤金时,要准确核实职工本人工资以及亲属的相关情况,确保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工资。同时,关注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以及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数据更新,保证补助金计算准确。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专业解答一般来说,如果因公死亡的赔偿款能够涵盖所有经济补偿,社保机构就不会再给了。这是因为因公死亡的赔偿款,已经包括了所有和这个事相关的赔偿项目。但是,如果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赔偿款没达到法定标准,或者还有其他没包括在赔偿里的合理支出,社保机构可能会给一些补充赔偿。
专业解答员工工作时不幸离世,其直系亲属可领取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具体的数额会随每年的数据更新而调整,需要参照官方发布的数据。
专业解答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员工因公死亡,其亲属能获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其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不过,由于每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数据不同,补助金的具体数额也会有所调整。
专业解答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员工在工作期间因工死亡,其家属可以获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这个标准不是固定的,会根据上一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具体调整幅度由政府相关部门公布。这样可以确保工亡补助金的金额能够与时俱进,合理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专业解答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工伤死亡的一次性补偿金,是以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准,乘以20倍。不过,这个收入会受到经济增长、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固定的。具体的金额要根据公开的统计数据来确定,所以现在还没办法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
严格三重认证
206个细分领域
3000+城市分站
18万注册律师
3亿咨询数据
想获取更多工伤赔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