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nks to visit codestin.com
Credit goes to www.64365.com

首页 > 刑法罪名库 >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 故意杀人罪
  • 什么是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罪名,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查看详细>>
  • 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够独立呼吸并能进行新陈代谢的活的有机体,是人赖以存在的前提。

    (二)客观要件

    首先必须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以不作为行为实施的杀人罪,只有那些对防止他人死亡结果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才能构成。杀人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借助一定的凶器,也可以是徒手杀人,但是如果使用放火、爆炸、投毒等危险方法杀害他人,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安全的,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对于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去杀害他人的,对教唆犯应直接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其次,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必须是非法的,既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执行死刑、正当防卫均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经受害人同意而剥夺其生命的行为,也构成故意杀人罪。对所谓的“安乐死”,仍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当然,量刑时可适用从轻或减轻的规定。

    第三,直接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间接故意杀人罪以被害人死亡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才能断定行为人负罪责。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本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上须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故意杀人的动机是多种多样和错综复杂的。常见的如报复、图财、奸情、拒捕、义愤、气愤、失恋、流氓动机等。动机可以反映杀人者主观恶性的不同程度,对正确量刑有重要意义。

    查看详细>>
  • 故意杀人罪的认定

    一、故意杀人罪情节轻重的认定:

    1、被告人的主观恶性

    包括被害人在案发起因上是否有重大过错、被告人犯罪动机是否卑劣等。

    2、杀人手段

    如以特别残忍手段杀人,则通常不宜认定为情节较轻。

    3、犯罪后果

    如导致二人以上死亡的严重后果,通常不能认定为情节较轻。

    4、社会评价

    被害方及社会公众特别是当地群众对被告人行为作出的社会评价。

    二、司法实践中,故意杀人情节较轻及情节严重的认定:

    根据《刑法》第238、247、248、289、292条的规定,对非法拘禁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刑讯逼供或暴力取证致人死亡的,虐待被监管人致人死亡的,聚众“打砸抢”致人死亡的,聚众斗殴致人死亡的,应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根据司法实践,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主要包括:

    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

    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

    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

    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其三,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

    4、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

    5、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

    6、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如果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发现所生的是女儿而加以溺杀的,其主观动机极为卑劣,则不能以故意杀人罪的情节较轻情况论处。

    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

    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民愤极大如犯罪人恶贯满盈,群众强烈要求处死的故意杀人;等等。

    三、自杀案件中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认定:

    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2、致人自杀。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对此,应区别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1)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正当的或只是一般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他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杀者本人的心胸过于狭窄,这时不存在犯罪问题;

    (2)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结果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将先前严重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如当众辱骂他人,致其当即自杀的,可对辱骂者以侮辱罪论处;

    (3)行为人先前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引起被害人自杀的,只要行为人对这种自杀结果没有故意,应按其先前的犯罪行为定罪,而将自杀结果作为量刑时考虑的一个从重或选择较重法定刑处罚的情节。

    3、逼迫或诱骗他人自杀,即行为人希望自杀人死亡,但为了掩人耳目,逃避罪责,自己不直接动手,而是通过自己的逼迫、诱骗行为促使自杀者自己动手杀死自己,即借助自杀者自己之手达到行为人欲杀死自杀者的目的。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关键应查明行为人是否确实有刻意追求自杀者死亡的故意,并且其行为在特定环境下是否足以导致他人实施自杀的行为,两者缺一,则就不宜认定为构成本罪。

    4、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论处,但考虑到在教唆、帮助自杀中,自杀者的行为往往起决定作用,因此,应根据案情从宽处罚。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不很积极,作用不大,主观愿望出于善意,这时可不以犯罪论处。但是,教唆精神病人或未成年人自杀,由于自杀者限于精神状态或年龄因素对于自杀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意志控制能力,对此,不仅要以本罪论处,而且还不能从轻或减轻处罚。

    查看详细>>
  • 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查看详细>>
  • 故意杀人罪立案标准

    行为人涉嫌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公安机关即可立案侦查。

    查看详细>>
  • 故意杀人罪法条及司法解释

    一、最高人民法院《全国法院维护农村稳定刑事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1999.10.27法[1999]217号)

    关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案件要准确把握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的标准。

    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要注意严格区分故意杀人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在直接故意杀人与间接故意杀人案件中,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是不同的,在处刑上也应有所区别。间接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虽然都造成了死亡的后果,但行为人故意的性质和内容是截然不同的。不注意区分犯罪的性质和故意的内容,只要有死亡后果就判处死刑的做法是错误的,这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当予以纠正。对于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的,才可以判处死刑。

    死亡结果的发生负有特定义务的人(如医生、婴幼儿的父母)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构成。

    共谋自杀的行为,在相约自杀的过程中,没有强制或者诱骗的因素的,不具备本罪之特征,不应定本罪;也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9.10.20法释[1999]18号)

    第四条 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制造、散布迷信邪说,指使、胁迫其成员或者其他人实施自杀、自伤行为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第八条 对于邪教组织和组织、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的犯罪分子,以各种手段非法聚敛的财物,用于犯罪的工具、宣传品等,应当依法追缴、没收。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实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1.15法释[2000]33号)

    第六条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国家工作人员非法拘禁、暴力致人死亡,从重。(《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司法人员刑讯逼供致人死亡,从重。(《刑法》第二百四十七条)

    监管人员虐待被监管人致死,从重。(《刑法》第二百四十八条)

    四、《关于办理妨害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5.15)

    第九条 在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疫情等灾害期间,聚众“打砸抢”,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九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以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对毁坏或者抢走公私财物的首要分子,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九条、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以抢劫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抢劫过程中故意杀人案件如何定罪问题的批复》(2001.5.26)

    行为人实施抢劫后,为灭口而故意杀人的,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实行数罪并罚。

    查看详细>>

我要提问 提交

2025-04-15 16:44:19

投保人自杀保险公司赔不赔

最近回复:

依据保险法相关规定,对于以被保险人死亡作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在自合同成立或者合同效力恢复起的二年时间范围内,若被保险人出现自杀情况,保险人无需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不过,要是被保险人自杀时处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状态,则不在此限。这意味着,要是合同成立或者效力恢复未满两年,被保险人自杀,一般情况下保险公司不会进行赔付。然而,倘若被保险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无论何时发生自杀行为,保险公司都有责任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付。当超过两年后被保险人自杀,保险公司便应当依照合同的具体约定给付保险金。由此可见,投保人自杀后保险公司是否给予赔付,其关键在于自杀时间和合同成立或效力恢复时间两者之间的关联,以及被保险人在自杀当时的民事行为能力状况。只有综合考量这些因素,才能准确判定保险公司是否需要承担赔付责任。

2025-04-11 22:53:10

醉酒杀人自首怎么判刑

最近回复:

1.醉酒的人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醉酒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法定刑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自首是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罪行,对于自首者可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2.法院量刑会综合全案情节。若醉酒杀人手段残忍、后果严重,即便有自首情节,也可能判无期徒刑甚至死刑;若存在被害人过错等情节较轻情形,结合自首情节,可能在三到十年幅度内量刑。3.对于有醉酒暴力倾向者,其家人和朋友应加强监管和约束,防止其饮酒后实施犯罪行为。司法机关在处理此类案件时,要严格依据法律和事实,准确把握量刑尺度,确保司法公平。

2025-04-09 11:33:10

罪犯自杀后就不用承担刑事责任吗

最近回复:

法律分析:(1)从刑事责任角度看,依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不再追究刑事责任。若已进入司法程序,会根据不同阶段分别处理,如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因为刑事责任承担需以犯罪主体存在为前提,罪犯自杀后主体资格消灭,自然无法接受主刑和附加刑等刑事处罚。(2)在民事责任方面,若犯罪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害,即便罪犯自杀,被害人或其家属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要求从罪犯的遗产中获得赔偿,以此弥补损失。提醒:遇到涉及罪犯自杀及赔偿问题,因具体案情不同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2025-04-07 05:53:44

女人出轨男人拿刀杀女子会怎样量刑

最近回复:

1.男人拿刀杀女子或构成故意杀人罪。按规定,故意杀人可判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轻的,判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2.女子出轨致男方激愤,并非法定从轻或减轻情节。但激情犯罪非预谋的,法官可能酌情考量。3.量刑会综合多情节,如自首、立功、赔偿获谅解等。致被害人死亡量刑通常较重,最终由法院依案情裁判。

2025-03-14 05:14:52

故意杀人没有杀死对方怎么判

最近回复:

1. 故意杀人未得逞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法律规定已着手犯罪因意志外原因未得逞即为犯罪未遂,未遂犯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2. 故意杀人既遂量刑分两档,重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未遂量刑会综合犯罪手段、后果、主观恶性等因素,在既遂法定刑基础上从轻或减轻。3. 若手段特别残忍即便未造成死亡后果,可能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相对较轻的,可能判处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建议司法人员在量刑时全面、客观考量各因素,确保罪责刑相适应;公众要知法守法,避免实施故意杀人等严重犯罪行为。

2025-03-13 23:44:19

交通肇事罪在什么情况下转化为故意杀人

最近回复:

1. 交通肇事后在特定情形下会从交通肇事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一是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现场隐藏或遗弃,使被害人无法获救助死亡或严重残疾;二是明知被害人挂附车上,继续行驶会致其死亡仍驾车逃逸。这些行为中,肇事者主观上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导致他人死亡的行为,符合故意杀人罪构成要件。2. 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驾驶者应在肇事后立即停车救助伤者并报警,履行应尽义务。司法机关要加强对此类案件的监管和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起到震慑作用。公众也应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认识到此类行为的严重后果。

2025-02-17 17:17:25

老公杀了老婆 房产归谁 有个女儿 跟老婆是继母关系

最近回复:

老公和老婆子女不影响继承,继子女也有继承权

2025-02-16 05:45:00

夫妻女的把男的杀了判几年

最近回复:

在涉及夫妻间女方杀害男方这类案件的判定上,确实要依据具体情形。法律对于故意杀人罪有明确量刑标准,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为准确判定此类案件,有以下措施和建议:1. 首先要严格审查是否存在正当防卫情节,依据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仔细甄别,判断女方行为是否符合条件,以此确定是否需承担刑事责任。若属防卫过当,也应依法减轻或免除处罚。 2. 必须重视女方犯罪时的精神状态,通过法定程序进行专业鉴定。若为精神病人在无辨认或控制能力时犯罪,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精神正常时犯罪则要担责。 3. 对于自首、立功、积极赔偿取得谅解等量刑情节也要全面考量,这些情节会对最终量刑产生重要影响,确保量刑公正合理 。  

2025-02-03 14:47:56

女方想离婚男方不同意还威胁会杀害女方怎么办?

最近回复:

可以帮你的。。。。。。。。。。。。。。

2025-02-02 15:25:16

本人生病期间家人没将我手机保管好,隐私被泄露,导致被精神暴力半年自杀,该怎么办

最近回复:

请详细介绍情况或来电进行咨询以获取更好的咨询效果。

关于我们 |业务介绍 |加入律图 |帮助中心 |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 | 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2004-2022 成都律图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15018055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160341)

去咨询